經過了上個禮拜金馬影展預先劃位的熱戰,心中的預想片單也在上了班後時間的窄縫應生,好不容易排出來的空缺,對於決擇來說並不是等量的公平,不管如何,我還是得選上六部片,並且捨棄看不到的懸念,或許心裡會好過一點也說不定,在昨天我看完了由史丹利庫伯列克(stanley kubrick)拍攝的太空漫遊(2001:a space odyssey)的之前,我一直是都是這麼想的。2008年10月19日 星期日
我不會寫影評
經過了上個禮拜金馬影展預先劃位的熱戰,心中的預想片單也在上了班後時間的窄縫應生,好不容易排出來的空缺,對於決擇來說並不是等量的公平,不管如何,我還是得選上六部片,並且捨棄看不到的懸念,或許心裡會好過一點也說不定,在昨天我看完了由史丹利庫伯列克(stanley kubrick)拍攝的太空漫遊(2001:a space odyssey)的之前,我一直是都是這麼想的。不曉得是不是幸運還是什麼?劃完位的後幾天,按照生活裡的依例,每天整理電子郵件信箱的習慣如序,特別是在早上瀏覽 完未開啟的郵件,以及那粗黑如墨暈染開來的字體,在電腦螢幕前擋示著一封封盈鮮的氣味;收到了當代館捎來的這一季MOCA的電影播放單,很令人開心的是,他們取得了公播的版權,能夠在週末的夜晚,提供了場地,讓大家都能看電影,尤其是在秋天的晚上。
(10.18)
快到播放的七點整,場地上的座位大多被佔領了,我跟camille坐在視野還算好的後方,往前巡視一回,幾乎是座無虛席的分置,當下覺得這種戶外看電影的經驗不亞於小時候在菜市場看布袋戲的絡況,很有趣味,中場還有時間的空段,我跟camille還躋身在剛剛電影的橋段,在這個時候的細微動作跟話題都很融入,比如說:camille問我人類還可以活幾年?我不知道是不是悲觀,我粗略說了個大概,再一千多年吧!也許是公元三千三百多年哦,camille說我推估的好像太短,於是她慷慨的說了也許是公元七千多年吧,我心裡想著我們彼此的臆測,僅是好奇心吧,畢竟在我們的生命歷程中也無法正確的目視。過了幾分鐘後,涼涼的風吹拂過來,我們一起抬頭看著由午後一直跟隨的天空,因為晴朗,夜空有了的星點,我們一起數著,也好像對了一個未知的世界推敲了隱喻的話語。
太空漫遊這部片,會想看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導演本身在那個年代對於太空的想像,關於他本身如何去概述他的邏輯,如何在低限資源的供求下(完全沒有動畫影像的跨界處理)運作。在影像美學上的技巧是如何去利用著前瞻性的思量去畫面的構成?如何運用聲音層次表現太空世界裡的孤一濃度?
看完了整部片,身處在2008年的我說了一句“好酷”。我蠻喜歡在開場的前段和影片的末段,沒有對白的表達,近乎影像、動作敘述的主體完全是交給觀眾本身去依附的狀態。一部近乎世紀半百所拍成的電影,透張了不只是故事本身,除此之外也滿足我原本的動機,還有這個現象所帶來的影響。電影的大綱,我懶得逐字描寫(請詳見維基百科)。
從“進化”的觀點出發,是一個極微妙的雙關,當人類運用了智慧套用在看似完美無缺的機制裡,卻掉入一個充滿詭譎的科學角力象徵,呈現一個牴觸感十足的迷思。另外,太空航行中的音樂,是約翰‧史特勞斯的華爾滋圓舞曲,怎麼辦,我的大拇指也說好酷。(以上是很迷你的小小小心得。)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4 則留言:
安安
發條橘子也很酷
導演的美學觀我想再一百年後人類還是會對這些片說 好酷
我覺得更短!一百年內就會毀滅了!重新開始!
我是鴨鴨~下次也找我看電影巴!我也是半個藝術人耶~
喂,說真的,我很想妳!以前總是有那麼多時間可以ㄧ起在台北流浪閒逛,現在幾乎都沒什麼看到你,偶爾聽起小啦說你的消息和近況而已~總之你要收到我的思念然後好好收藏~
張貼留言